合模机,模具翻转机




合模机与模具翻转机:模具全生命周期处理解决方案
合模机与模具翻转机作为模具制造、维修及生产流程中的核心设备,分别聚焦于模具的精密合模调试与安全翻转处理,二者协同形成模具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处理闭环。合模机通过高精度导向与压力控制实现模具的精准合模、试模及型腔检测;模具翻转机则通过稳定夹持与同步驱动完成模具0-180°平稳翻转,解决人工操作效率低、安全风险高、精度不足等问题。两类设备均配备PLC智能控制系统,可无缝对接模具加工、维修与仓储环节,大幅提升模具处理的安全性、精度与效率,适配冲压模、注塑模、压铸模等各类重型模具的全流程需求。
合模机:精密合模与调试的核心设备 ### 挑战:突破传统合模方式的精度局限
- 合模精度不足: 人工合模依赖经验判断,模具导柱与导套对位误差超0.1mm,易导致导柱磨损或型腔错位,试模合格率不足70%。
- 压力控制不稳: 传统设备压力调节精度低(误差±5%),合模时易因局部受力过大导致模具变形,尤其对大型精密模具,单次损坏损失超10万元。
- 操作效率低下: 人工吊装对位、压力调整需多人协作,单次合模调试耗时2-4小时,严重制约模具生产节奏。
- 功能单一: 仅能完成基础合模动作,缺乏型腔检测、间隙测量等辅助功能,需额外设备配合,流程分散。
- 安全防护缺失: 合模过程中缺乏防压手、防过载保护,易发生模具坠落或人员误伤事故,不符合安全规范。
- 适配性局限: 无法兼容不同吨位(5-500吨)、尺寸(1-8m)的模具,换型调整时间超2小时,柔性生产能力差。
解决方案:合模机的功能与收益
功能 / 组件 | 收益 / 投资回报 |
---|---|
高精度导向合模系统 | 采用四点导柱导向结构,配合伺服电机驱动,合模对位精度达±0.02mm,导柱与导套无强制摩擦,模具使用寿命延长30%。 |
闭环压力控制系统 | 进口压力传感器实时反馈,压力调节范围0-5000kN,控制精度±1%,支持分段压力设置,避免合模过程模具过载损伤。 |
模具型腔检测辅助 | 集成激光扫描或内窥镜检测模块,合模后可直接检测型腔间隙、错边量,数据同步至屏幕,试模合格率提升至95%以上。 |
自动调平与顶出装置 | 液压顶出缸配合水平传感器,自动调整模具水平度(±0.05mm/m),顶出力0-200kN可调,适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/压铸模具。 |
PLC+触摸屏智能控制 | 存储100+模具合模配方,支持压力-位移曲线实时显示、数据记录追溯,操作培训周期缩短60%,一键启动全自动合模流程。 |
快速换型工作台 | 模块化工作台配合磁吸定位,不同规格模具换型时间≤30分钟,适配长度1-8m、重量5-500吨的各类模具,通用性提升80%。 |
多重安全防护体系 | 包含红外护手光幕、超载保护、紧急制动、模具锁紧装置,符合GB 2894-2008安全标准,合模过程零安全事故。 |
产线数据联动接口 | 可对接MES系统上传合模参数、检测数据,支持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,便于模具质量追溯与生产管理。 |
技术规格(合模机)
参数 | 规格 / 说明 |
---|---|
最大合模力 | 50-5000kN(可定制) |
适配模具尺寸 | 长度 1000-8000mm;宽度 800-4000mm;高度 500-3000mm |
合模精度 | 对位误差 ±0.02mm;平行度 ≤0.05mm/m |
压力控制范围 | 0-5000kN,控制精度 ±1% |
合模速度 | 0.5-50mm/min 无级可调 |
顶出机构参数 | 顶出力 0-200kN;顶出行程 0-300mm |
换型时间 | ≤30分钟(不同规格模具) |
控制系统 | PLC+15英寸触摸屏,支持配方存储、数据追溯 |
驱动方式 | 伺服液压驱动 |
电源要求 | 380V AC,50Hz,总功率 30-150kW |
设备尺寸 | 长×宽×高 ≈ 6000×4000×5000mm(根据规格定制) |
安全装置 | 红外光幕、超载保护、紧急制动、机械锁止 |
模具翻转机:安全翻转与多角度处理的关键设备 ### 挑战:克服模具翻转的核心痛点
- 重载翻转稳定性差: 5吨以上模具翻转时易因重心偏移导致晃动、倾斜,传统设备翻转至90°以上失控风险极高,模具损伤率超20%。
- 精密部件损伤风险: 夹持力不均或缓冲不足导致型腔划伤、导柱弯曲,尤其对镜面注塑模,单次修复成本超数万元。
- 角度定位精度不足: 翻转角度误差超±2°,无法精准对接检修平台或加工设备,需反复调整,影响维修效率。
- 异形模具适配困难: 带侧孔、凸台的模具难以稳固夹持,翻转时易打滑,换型时间长达2小时/次,通用性差。
- 安全防护缺失: 缺乏防坠落锁止系统,动力故障时模具易自由下落,存在重大安全隐患。
- 操作流程繁琐: 手动控制翻转速度与角度,需专业人员值守,培训周期长,易因人为失误导致事故。
解决方案:模具翻转机的功能与收益
功能 / 组件 | 收益 / 投资回报 |
---|---|
定制化环抱式夹持工装 | 根据模具轮廓设计弧形夹持臂,配备可调定位销与PU缓冲垫,夹持力10-200kN分级可调,异形模具翻转无滑移,损伤率降低99%。 |
双驱动同步翻转机构 | 两侧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同步驱动,翻转速度0.05-0.3r/min可调,翻转过程模具晃动幅度≤2mm,稳定性提升95%。 |
重心自适应补偿系统 | 称重+激光传感器实时检测重心偏移,自动调整夹持支点与翻转速度,适配重心偏移≤300mm的非对称模具,避免倾斜失衡。 |
精准角度定位锁止 | 翻转角度0-180°连续可调,定位精度±0.5°,180°翻转后机械锁止,确保与检修平台精准对接,无需二次调整。 |
PLC+触摸屏智能控制 | 存储50+模具配方,支持自动翻转、点动微调模式,一键启动全流程,操作人员培训周期缩短60%。 |
快换式工装接口 | 标准化接口配合气动锁紧,不同模具工装更换时间≤15分钟,适配5-50吨、长度1-6m的各类模具,通用性提升80%。 |
多重安全防护体系 | 包含超载保护、红外光幕、紧急制动、防坠落机械锁,符合ISO 13849-1安全标准,异常情况立即停机锁定。 |
产线联动转运接口 | 可与模具小车、AGV联动,实现“合模-翻转-检修”自动化闭环,减少吊装转运环节,效率提升40%。 |
技术规格(模具翻转机)
参数 | 规格 / 说明 |
---|---|
最大承载重量 | 5-50吨(可定制至100吨) |
适配模具尺寸 | 长度 1000-6000mm;宽度 500-3000mm;高度 300-2000mm |
翻转角度范围 | 0-180°连续可调,支持任意角度定点锁止 |
翻转速度 | 0.05-0.3r/min 无级可调(单次翻转时间 3-20分钟) |
定位精度 | 翻转角度 ±0.5°;夹持中心对位误差 ±5mm |
夹持力范围 | 10-200kN 分级可调,检测精度 ±2% |
换型时间 | ≤15分钟(不同模具工装更换) |
控制系统 | PLC+12英寸触摸屏,支持配方存储、远程诊断 |
驱动方式 | 液压驱动或伺服电机驱动(根据载重选择) |
电源要求 | 380V AC,50Hz,总功率 20-80kW |
设备尺寸 | 长×宽×高 ≈ 5000×3500×4500mm(根据规格定制) |
安全装置 | 超载保护、红外光幕、紧急制动、机械锁止、声光报警 |
适用场景与行业
- 模具制造企业: 合模机用于模具加工后的精密合模调试与型腔检测,模具翻转机配合完成翻面加工、抛光,提升模具制造精度。
- 汽车零部件厂: 合模机调试冲压模、注塑模的合模间隙,模具翻转机实现模具180°检修与维护,保障汽车零部件成型质量。
- 家电与3C制造: 对精密注塑模具进行合模试模与翻转检修,确保家电外壳、电子部件的表面质量与尺寸精度。
- 模具维修中心: 合模机检测模具磨损与间隙,模具翻转机提供多角度稳定支撑,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打磨、部件更换等操作。
- 航空航天制造: 处理大型复合材料模具、精密铸造模具的合模调试与翻转处理,满足高端制造的高精度需求。
- 重型机械模具车间: 适配大型压铸模具、锻造模具的合模压力测试与翻转转运,提升重型模具的处理效率。
公司优势(突出 USP)
- 模具全流程处理解决方案: 合模机与模具翻转机协同集成,覆盖模具合模、试模、翻转、检修全流程,形成自动化闭环,整体效率提升50%。
- 高精度与零损伤保障: 合模机±0.02mm对位精度与翻转机±0.5°角度精度,配合定制化防护工装,模具损伤率降低99%,减少返工成本。
- 高柔性多规格适配: 快速换型系统支持5-500吨模具处理,15-30分钟完成规格切换,满足多品种模具柔性生产需求。
- 全流程安全防护体系: 从机械锁止到智能监测的多重安全设计,通过权威安全认证,事故率降为零,保障贵重模具与人身安全。
- 智能数据化管理: 设备联动与数据追溯功能,支持MES系统对接,实现模具处理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与质量追溯。
- 工业级耐用性设计: 高强度机架与进口核心部件,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≥3000小时,使用寿命超15年,长期使用成本低。
- 定制化服务能力: 专业团队根据模具特性定制夹持工装、合模程序与翻转方案,特殊需求响应周期缩短至2-4周。
步惠机械合模机,集模具加工、组装、更换插件于一体,轻松应对大型部件加工组装挑战。同时,它还能高效完成卷材倒置与翻转任务,助力机械加工与装配流程优化。卓越性能,满足多样化生产需求,提升作业效率与质量。
咨询此项目
联系信息
- +8613951501635
- info@cnbhpac.com
- +8613951501635